国产一区精品无码_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非洲_思思热免费精品视频观看_亚洲熟妇av综合网五月

   
 
::昆明葳盛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葳盛普洱茶文化網 >> 民族茶文化 >> 哈尼之窗 >> 紅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調查和推測

紅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調查和推測(6)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9月22日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字體:  
 


    二、充滿智慧的梯田形成史

    哈尼先祖營造梯田中講求人群合作,有歌曰:
世上的哈尼再不能各在各的山頭/所有的先祖再不能各在各的老林/百座山上的哈尼/十片林中的先祖/快快集合到一起來/就象十股大水淌進一道山箐。

    最引人深思的是,哈尼先祖營造梯田過程中,受到了生豬、水牛的很大啟發(fā),甚至直接利用畜力進行開田:
    聽了,水牛望見清水淌/急急忙忙跑去喝/花瓣樣的牛蹄子/把壩子踩岀花花的腳印;/大豬瞧見清水流/急急忙忙去打滾/凸凸凹凹的土地/被大豬滾平。
    寨頭的十座山包/被水牛大豬拱過了/草坡拱開口口/露出紅紅的土心;/寨腳寬寬的大壩/被水牛大豬滾平/打過滾的泥塘/象平平的手心。
    …………
    聽了,親親的兄弟姐妹/翻地要人教/開田要師傅;/教翻地的是大豬/教開田的是水牛,世上的哈尼永遠離不開豬喝牛/世代哈尼牢牢記著豬喝牛的情。

    對于人類早期農業(yè)活動中使用畜力的記錄線索,據云南稻作為例的專題研究[10],在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下,稻作農耕技術的演進是一個隨著時代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調適的動態(tài)過程。相異的環(huán)境條件,往往意味著稻作農耕技術演進的方式、途徑和速度之不同,但稻作技術演進過程中的從徒手而耕到役象、牛等動物踏耕,從耜耕到鋤耕再到犁耕等各個關鍵的技術環(huán)節(jié),這是人類稻作技術演進過程中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哈尼族古歌的翻譯問世,又為這一研究增加了生動的內容。
    我們有一個猜測,即修筑為了種植水稻的梯田,客觀上存在著較易實現的條件,即旱地種植的話,人們對平整土地的要求不是太高,尤其是坡地較多的情況下。而種植水稻對此要求很高,灌水后的水田,由于水面的水平性質的作用,可以提示人們注意田地不平處,給予挖平矯正。因此,哈尼人雖然依靠長緩的山坡開墾土地,在坡面上求取田地的平衡、平整,還并不是一件很難或無法做到的事情。這一猜想,是否可以說得到了哈尼族古歌的證實:
    水田挖出九大擺/田凸田凹認不得/哪個才會認得呢?/泉水才會認得清/挖田要挖水的路/沒有水路不會成/水不夠到山坡上去短/水不夠到石崖里去引。

    今人理解一邊挖田一邊挖水路,是為了保證日后水源的供給,現在看來,挖水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即挖田過程中,把水放進來,可以幫助人們看清什么地方凹凸不平,需要進行修整。對于梯田的開墾方式,古歌資料仍顯模糊,而20世紀的開田資料則要具體清楚得多。1961年,紅河縣甲寅鄉(xiāng)合作社老博寨貫徹云南省委“邊疆不辦人民公社,只辦合作社”的指示,利用“允許社員經營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業(yè)”的機會來開田,其中社員許光旺(21歲)在山坡上開出了大片荒地。次年,就種上了麥子、玉米、紅薯、花生、蕎麥,具有明顯的救荒用途。1963年,許光旺開始帶領弟弟開梯田,其基本做法是[11](pp.81~84):
    選擇恰當的地形是開田的第一要務,兄弟幾人首先觀察何處有理想的水源,然后察看坡度是否適宜,之后便開始測量。他們選中了一塊坡度較大的梯地,最初的工作是在坡地兩端分別豎直兩根竹竿,用棕葉結成的長繩水平牽直,緊貼地面,拴在竹竿上,作為一道標尺,以保證挖岀的田不至傾斜。其后,他們正式動手開墾,將上面的土一鋤鋤挖下來,直到堆積成一塊面積相當的臺地,再開溝接通上面的水源,放水沖下來,濡濕臺地上的土,將它們拌成均勻柔和的泥巴,再用尖鋤平整地刮岀一塊地來,在其邊緣圍筑成一道田埂,兩三天后,泥巴干透,再進一步加固田埂。
    一塊梯田如此便草成規(guī)模,之后,兄弟幾人馬上轉移到臺地下方,接著開墾下一塊田。由于選擇的坡地過于凹陷,上面挖下的土無法將它填平,兄弟幾人便抬來石頭鑲嵌在底部,再從山頂放大水,將坡上的泥土大片大片沖下來,使之沉淀在凹處。許氏兄弟在山上筑窩棚,晝夜與土石相廝搏,自開田始就不回家。到年底,坡上齊齊嶄嶄現岀六臺如鱗櫛比的新田……

    上述開田基本程序是:(1)察看地形,必須考慮水源和坡度兩個因素;(2)豎竿牽繩,保證所開田地的水平性質;(3)利用工具用力開挖,挖岀一層臺地;(4)開溝引水,用水濡濕田土;(5)對田中低凹之處,設法搬運石頭墊在較深的地方,上面覆蓋上較厚的土層;(6)用尖鋤修整邊緣,形成一道圍筑新地的田??;(7)根據需要,從上而下一層層開挖,形成一道道梯田。
    由于田埂的下部有半年浸泡在水中,上部都長滿雜草,還要經受人們的踩踏,它是梯田中的結構性部分,最容易毀壞,是人們維護梯田的關鍵所在①,具體維護方法是:
    谷子一收,許氏兄弟放下開田的活,回頭精心整飭那六層新田,先是鏟埂草,把野草捂進田里,然后便開始筑埂子的工作——田埂被水浸泡了半年,完全有可能軟弱塌陷,所以,這一步極關鍵。首先,他們光腿將田埂靠內的部分用力踩緊,然后,一鋤下去,挖起田土放在踩緊的地方;二鋤下去,挖起田土覆蓋整個田??;三鋤下去,挖起田土順著第一鋤的方位放上去,之后順勢用鋤尖將田埂細細拍平,再用鋤把順溜刮岀一道光潔的平面來。
    筑完埂子,許氏兄弟繼續(xù)開墾新田,到1965年4月,新田已墾岀了十六層。……
近一二十年來,隨著對哈尼文化研究的蓬勃展開,現今學者對營造梯田的方式有了一些新的總結,說明旱地在前、梯田在后的連續(xù)使用過程,田埂的高低厚薄隨山勢而變,如[12](pp.31~49):
    ……整個冬季氣候涼爽,土質干燥,宜于勞作,是他們墾治梯田的最佳時節(jié)。多數是先將荒坡辟為臺地,播種若干季旱地作物之后再行開墾梯田。田埂用開挖時的土塊層層壘筑,每壘筑一層,便用腳踩牢或用鋤捶實一層。一般從上至下層層開挖壘筑,越往下造田,山勢逐漸平緩,其田埂也越矮越薄,一般上埂僅高一米許,下埂只寬厚30厘米左右。高山梯田的埂子則高而厚實,有的土埂竟高達五六米,下埂寬厚達40厘米以上。但不論高山梯田或低山梯田,其田埂皆堅固耐勞而美觀。

    事實上,盡管梯田都是利用山體的緩坡地形來建造,本身還不都是一種類型和質量,還分作幾種情況。這可以1951年對元陽縣敦厚鎮(zhèn)水卜竜村的土地調查資料為例,而這種區(qū)分及其相應內容是符合實際的。
    表1 1951年元陽縣敦厚鎮(zhèn)水卜竜村的土地調查 

 

    資料來源:云南省編輯組編:《中央訪問團二分團云南民族情況調查》(下),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225頁。

    目前,紅河哈尼梯田的水源問題已經得到比較好的解釋,即梯田分布的上方——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頂部分,不僅可以接受每年180天左右云霧天氣所帶來的降水和水分,而且受到保護的森林植被發(fā)揮著比較明顯的涵養(yǎng)水分的作用,加上密集化人工溝渠的修建,處在下方的梯田可以充分利用自上而下的水流,滿足少數民族社會梯田水稻種植的需要,繼續(xù)著本地區(qū)“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神話般的日?,F實生活。如何保護山頂水源,哈尼人早就有很好的保護意識,古歌里唱道:
挖水路啊,水源頭上不給它積沙土/水源腦上不給它岀壕溝/水源身上要拿石頭鋪平/水源臉上不給枯葉遮眼睛。

    無論從哈尼族的日常禮儀,還是行為表現上,可以看到他們在歷史上養(yǎng)成的敬畏自然的心理心態(tài),在保護水源方面得到了最真切的體現。

    三、梯田形成:與牛耕等史實的關系

    目前,在缺乏可靠文獻記載的情況下,探討紅河哈尼梯田形成的時間,是一個有難度的問題。對于這個繞不開的問題的探討,需要從云南牛耕的起源談起。
    清人檀萃輯《滇海虞衡志•志獸第七》云:“《范志》闕牛,然牛亦國計民生大用,不可不載也。自前明開屯設衛(wèi)以來,江湖之民,云集而耕作于滇,既夷人亦漸習于牛耕,故牛為重。牛分兩種:水牛、黃牛。黃牛特多,高大幾比水牛。以耕田,以服車?!贝颂幩觥斗吨尽罚副彼畏冻纱笏豆鸷S莺庵尽?。在云南地區(qū)探討牛耕的歷史,需要結合考古學資料,無論怎樣說,明朝都失之太晚。
    據研究,云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fā)現了不少牛的遺骸,屬于青銅時代的眾多青銅器物上有關牛的形象圖案,還有云南牛耕始于東漢初期的歷史事實,都充分說明東漢以前云南各個歷史時期的牛群,極有可能是人們驅使踏耕的重要畜力。踏耕,是指云南各族先民在馴化、牧放象、牛這些動物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利用它們把種子踏入泥土中,達到耕種目的的一種行為方式。我國歷史上有象田、鳥田、麋田,在云南這塊土地上可能還有野水牛田或豬田。即使是到現在,在傣族人民的備耕中,還有“踩田”這么一種傳統(tǒng)方式。每年早稻一收獲,傣族人民就把十多頭甚至幾十頭水牛趕進水田,由人吆喝著輾轉往復,在田里踩來踩去,直到把谷茬雜草踩于泥濘深處,把泥踩勻才為合適。一般要踩兩道,用木耙平整以后方可栽秧。晚稻收獲以后,又要立即“踩田”關水,為來年的早稻栽插作好準備。傣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得出“踩田”優(yōu)于犁田的結論,因為經過“踩田”,雜草谷茬入土易腐,泥勻田肥,糧食產量高于犁耕。[13]結合前引唐代樊綽所撰《云南志•云南管內物產》“蠻治山田,殊為精好”等可靠材料,將哈尼梯田最早出現的時間,確定為唐代或稍前,還是有歷史依據的。
    表2 哈尼先祖的遷徙地及其經過 

 

    資料來源:朱小和演唱、史軍超等翻譯:《哈尼阿培聰坡坡》,云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辦公室編,云南省少數民族古籍譯叢,第6輯,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方國瑜先生在《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著作中指出:“云南地理特點是多山,峰巒起伏、縐摺盤錯,構成一幅壯麗山河。自古居民征服自然,開發(fā)生產,主要在河谷平川,直到明代開辟荒田,亦多在壩區(qū),到清初,人口孳長充實勞動力,群眾的生產積極性推進山區(qū)。就在這時,傳入玉蜀黍、馬鈴薯農作物,是開發(fā)山區(qū)的利器,食力定居,起著積極作用,不論原住在山區(qū)的人戶,以及在因人口增長而遷入山區(qū)或內地各省窮苦人民相率遷徙而來,又或被安置在訊塘關哨的兵丁,都利用在山地能高產的農作物,開田藝種定居,改變山區(qū)面貌。”[14](p.1234)上述論述,是包含了大量歷史文獻依據的經驗性認識,多屬不易之論,其中可以討論之處為:哈尼族是否屬于“原住在山區(qū)的人戶”?在明清山區(qū)開發(fā)潮流到來之前,哈尼先祖經過了一連串的遷徙活動(參見表2),其遷徙范圍究竟有多大,在沒有文字的哈尼族那里,得不到相關的證據,在近些年出版的哈尼古歌中,也無法確定里面的地名相當于今天的什么地方。如果哈尼族的遷徙及活動范圍大致是在今紅河地區(qū)、元江流域,而這里地處滇南群山峻嶺之中,不僅遠離中原王朝,還遠離云南行政中樞,是一塊明顯的徼外之地,因很少有外人光顧,也很少被讀書人記錄下來。因此,判斷哈尼族在明清以前就屬于“原住在山區(qū)的人戶”,對于探討哈尼族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的諸多事項及問題,是一個比較認識的基礎。
    此外,從云南紅河哈尼梯田社會的歷史考察中,可以觀察到,在中央王朝政令影響微弱的少數民族地區(qū),其社會經濟面貌呈現的是一種自發(fā)狀態(tài)、自組織過程。維系社會秩序的是宗教倫理和習俗,這二者同當地自然環(huán)境之間保持著一種有機聯系,并相互配合和彌補,深入民族群眾內心世界,它們實際上在控制、調節(jié)著當地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轉。
 以下是對 [紅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調查和推測]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發(fā)表評論】【告訴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關閉窗口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 招商政策 | 資質榮譽
域名:www.zhpecwh.cn 網站名稱 昆明葳盛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電話:0871-63559399 手機:13658833704 QQ:348058891 564855862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關上寶海路163號    滇ICP備15000018號
Copyright 2010-2014 昆明葳盛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葳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云南愛隨茶香茶業(yè)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瀏覽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