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思普區(qū)流傳著諸葛亮南征,以茶治瘟疫、治啞癥、治眼病的傳說,雖然南征傳說故事地點不確,但諸葛亮以茶治病的軼事,亦反映出了古代滇川軍旅和民間以茶治病,以茶療傷運用甚廣的事實。以茶內服外敷可愈傷病,主要在于普洱茶中含有大量茶單寧,又稱之為茶多酚,茶鞣酸或茶鞣質,科學化驗表明,茶單寧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能凝固其蛋白質,將細菌殺死。
藏族地區(qū)的藏胞常飲酥油茶,其民間處方是:用鮮乳提煉而成的奶油即酥油三兩,用普洱磚茶適量,精鹽適量,牛奶一杯。用法是:先把酥油二兩,鹽約五錢和牛奶一杯倒入干凈的茶桶內,再倒入約二公斤熬好的茶水,然后用細木棍上下抽打五分鐘,放進一兩酥油。再抽打兩分鐘,打好后,倒進茶壺內加熱一分鐘左右即可。倒茶飲用時輕輕搖勻,使水、乳、茶、油交融。其功效有提神、滋補之功,病后體弱者,常飲酥油茶,可增強食欲,增強體質,加快康復。老人常飲,可增加活力。產婦多飲,可增乳汁,補身體,此藥方已載人《茶的保健功能與藥用便方》一書。
被收載人《藥茶》一書中的普洱茶民間藥茶較多,其中常用益壽保健的有:治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與肝腸頭眩頭痛的藥方有:用普洱茶、菊花、羅漢果各等份,把三味共研成粗末,分裝20袋,每袋10克,每服一袋,用沸水沖沏,代茶飲服,有降壓、減肥、消脂的功效。治療嬰兒單純性腹瀉的藥茶方有:用云南綠茶一克,將綠茶研為極細粉末,每日服三次,用溫開水或乳汁調服,能使嬰兒清熱消食止瀉。
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痛、目澀、四肢煩、百節(jié)不舒,聊四五啜,與醒醐,甘露抗衡也。”近年根據歷代醫(yī)家的論述,用民間中醫(yī)學的觀點,已將茶的藥效功能歸納為:提神醒腦,安神除煩;上清頭目,明目清火,下氣消食,醒目解膩;止渴生津,通便利尿;清熱解毒,消暑止??;祛風解表,去痰止咳;療痿瘡,益氣力,堅牙齒。這些概括不僅有用普洱茶的無數(shù)臨床實例驗證,民間的驗證,也為現(xiàn)代科學分析所證實。
普洱茶在民間作為藥茶的方劑,一般有三種類型:一是湯劑,即將按茶方組成的藥物,以沸水沖泡或加水煎制,取汁飲服。二是丸劑,即將按茶方組成的藥物,研為細末,用煉蜜或麥粉,或茶葉等調合而制成丸狀,用以吞服。三是散劑,即將按茶方組成的藥物,研成細末,或內服或外用,內服多用白開水或茶水送服;外用多以茶油或其他藥液調敷,組成湯、丸、散的藥茶,可以是單方,也可以是復方,復方型藥茶,作用較全面,應用也較多。民間流傳,普洱茶中的貢茶為名茶,治療偏正頭風、傷風感冒、高血壓,其效甚佳。
用普洱綠茶濃煎,用以洗擦傷處,能殺菌生肌,而治瀉痢、瘧疾、霍亂、咳喘,民間一般都用綠茶療治。藥茶服用方法有沖服、煎服、和噙服、調服(有兩種:分服、頓服)及外敷。產普洱茶的思普區(qū)民眾,患惡性腫瘤的較少,除這里的土壤氣候因素外,與出產特殊茶葉品種,以及廣大人群長期飲用這種特殊的茶葉等因素有關。這里的居民祖祖輩輩長年飲用這種茶,吸收了茶葉的化學成分進入體內,茶葉中的各種養(yǎng)料滋養(yǎng)了這里的人民,有效地預防及控制了癌癥的發(fā)生頻率,專家調查證明,思茅、臨滄及西雙版納的惡性腫瘤死亡率較全國、全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