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關(guān)閉窗口 |
佛教與茶道 |
作者: 文章來源: 點擊數(shù) 42 更新時間:2007-09-22 13:54:21 文章錄入:ynpwc |
|
佛教與佛茶禮,是中國茶道藝術(shù)主要淵源和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在整個茶道理論體系中占據(jù)舉足輕重的位置。太極茶道與1997年,接受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家揚先生的委托,居全道之力,潛心轉(zhuǎn)研和規(guī)整中國茶文化各個歷史時期主要表現(xiàn)行茶流變和沿革,終于完成不朽的經(jīng)典作品《文武道佛茶禮》大型茶道演繹節(jié)目。其中對于佛茶禮的詮釋尤其給各國使者和茶道流派掌門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就佛教與中國茶道的一些概念和關(guān)系做出了一系列表述。 大體來說,佛教于公元前六至五5世紀間創(chuàng)立于古印度,約在兩漢時期傳入中國,經(jīng)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fā)展,到隨唐時達到鼎盛時期。 與此同時,中國茶道經(jīng)歷三國、兩漢時期孕育發(fā)展,被唐宮庭接受,上行下效,使得茶興于唐、盛于宋。創(chuàng)立中國茶道的茶圣陸羽,自幼曾被智積禪師收養(yǎng),在竟陵龍蓋寺學文識字、習頌佛經(jīng),其后又于唐代詩僧皎燃和尚結(jié)為“生相知,死相隨”的緇素忘年之交。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jīng)》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梢哉f,中國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并廣為人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 一、“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chǔ) 茶與佛教的最初關(guān)系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和制茶技術(shù)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nèi)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gòu)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zhì)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 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chǎn)生多種聯(lián)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diào)(調(diào)心、調(diào)身、調(diào)食、調(diào)息、調(diào)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chǔ)。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chuàng)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fā)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zhì)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徹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diào)“放下”。近代高僧虛云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內(nèi)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松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diào)“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閑,放松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jīng),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 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愿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二、佛教對茶道發(fā)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并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并發(fā)展制茶技術(shù)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chǎn)于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 此外,佛教對茶道發(fā)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于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nèi)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nèi)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為茶道的發(fā)展的表現(xiàn)形式提供了參考。 鄭板橋有一副對聯(lián)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品水,自古高僧愛斗茶。”佛門寺院持續(xù)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guī)范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jīng)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鐘的飲茶規(guī)范納入了《百丈清規(guī)》,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guī)》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jié)合的標志。 三、“禪茶一味”的意境 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lián)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lián)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 茶聯(lián)四幅 1 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蘇東坡 2 一勺勵清心,酌水誰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聽泉我愛在山聲。 ——招隱寺內(nèi) 3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 ——洛陽古道一茶亭所書 4 一卷經(jīng)文,苕霖溪邊真慧業(yè), 千秋祀典,旗槍風里弄神靈。 ——上饒陸羽泉聯(lián) 茶詩四首 1 題德玄上人院 杜荀鶴(唐) 刳得心來忙處閑,閑中方寸闊于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被衲,此理同師悟了然。 2 與茶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一和尚(唐)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北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 失題 陳繼儒(明) 山中日日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葉夢,竹爐風軟落花煙。 點來直是窺三味,心后能翻賦百篇。 欲笑當年醉鄉(xiāng)子,一生虛擲杖頭錢。 4 茶與中國文化發(fā)展 趙樸初 七碗受之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讀了這幾首茶詩、茶聯(lián),您能從“禪”中聞到“茶”香,能從“茶”中品出“禪”味么? 茶道中的佛典與禪語 “石蘊玉而山暉,水含駐而川媚。”中國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養(yǎng),如石蘊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禪語的引用,往往可啟悟人的慧性,幫助人們對茶道內(nèi)涵的理解,并從中得到悟道的無窮樂趣。 一、無 “無”是歷史上禪僧常書寫的一個字,也是茶室中常掛的墨寶。“無”不是世俗所說的“無”,而是超越了世俗認為的“有”“無”之上的“無”,是佛教的世界觀的反映。講到“無”,不能不提起五祖?zhèn)鞯赖牡涔?。禪宗五祖弘忍在將傳授衣缽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門人,要他們各自寫出對佛法的了悟心得,水寫得最好就把衣缽傳給誰。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個飽學高僧,他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認為這偈文美則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諦。而當時寺中一位燒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認為,“會能了悟了”。于是當夜就將達摩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衣缽傳給了慧能,。因為慧能明白了“諸性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的真理。只有認識了世界“本來無一物”才能進一步認識到“無一物中物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茶學界普遍認為,只有了悟了“無”的境界,才能創(chuàng)造出“禪茶一味”的真境。“無”是茶道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場 茶道界把茶室視為修心悟道的道場。“直心”即純潔清靜之心,要拋棄一切煩惱,滅絕一切妄念,存無雜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無“直心”就是在最清靜的深山古剎中也修不出正果。 茶道認為現(xiàn)實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證道、悟道在現(xiàn)實中就可進行,解脫也只能在現(xiàn)實中去實現(xiàn)。“直心是道場”詩茶人喜愛的座右銘。 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等等按世俗常規(guī)辦的事的主管能動徹底忘記,而應保持一個毫無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貪不嗔的虛靜之心。 四、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這句話典出于《五燈會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問崇慧禪師:達摩祖師尚未來中國時,中國有沒有佛法。崇慧說:“尚未來時的事暫且不論,如今的事怎么做?”僧人不懂,又問:我實在不領(lǐng)會,請大師指點。”崇慧禪師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隱指佛法于天地同存,不依大摩來否而變,而禪悟則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應該著眼自身,著眼現(xiàn)實,而不管他大摩來否。 |